老闆說提琴的音柱太短了
在幫我提琴脫膠的地方補膠後也就幫我也給一起換掉那音柱了
老闆是說要去找回那提琴的生命
要讓它能夠發揮到它所該有的音色跟感覺
恩~~是不錯
但是我又要再去花一筆錢了
唉...
今天妹拉小提在G弦的時候一直有那強烈的共鳴聲..
我在想會不會是琴橋的關係
結果我換回原來的琴橋..共鳴沒那麼強烈.但音色沒有新換的好
所以妹要我又再去換回來新的琴橋
妹說新的琴橋音色比較好聽
我想再去拉個幾天..如果G弦這共鳴一直都很強烈的話.我要再拿回去檢查一番
老闆也把那四個微調全部都拿掉了
說會弄到琴面板.都已傷到了
可是這樣我會好難調音的
是在訓練我的調音技術嗎?
老師當然沒問題啦!只是我會不好調啦!
老闆又不肯幫我裝..他說這樣琴的聲音也才會好聽
好吧!
我就去學著調吧!
反正應該也難不了我的..只是這樣我會調的比較久一點就是了
就先把那旋扭拉出來.等音調好後我在用力塞回去就好..
現在我已知道要如何.也就是先轉鬆後再去開始調音
有之前被調斷的兩次經驗..所以我不會再去調斷絃了
好個找回提琴的生命呢 !只是要花錢就是啦~~
不過妹喜歡就好..但這喜歡卻讓我花了不少..唉~~
為了十月的發表會.老師找了首有點難度的曲子.要去給妹拉
是黎尼輕鬆小提琴協奏曲 OP.35 的後半部
說順便給妹去比賽
妹說鋼琴比賽完又要去比小提
她會很累的
譜又那麼多..
我看了看..應該是還好
就是要去分批背就是了
但是8月比完.約兩個多月又要去準備 十月的發表會..看來我又要沒的輕鬆了
好吧!反正能者多勞..妹應該也沒太大問題的才是
不過鋼琴老師說.比完可以讓妹去玩檢定
我怎麼覺得好像在唸音樂班的感覺..一堆要練的課業
都沒得喘息啊!
首先讓我們來瞭解一下音柱的作用,在沒有音柱的情況下提琴也會發出微弱的聲音(只是在說明問題,請不要這樣去嘗試),那是因為琴弦的振動通過琴碼的傳導激起了面板的振動,但沒能夠使琴腔和背板的共鳴。
音柱主要的作用就是連接面板和背板,起到支撐和傳導的雙重作用。
由於音柱的存在,以音柱的位置為支撐點。使提琴面板在作以音粱為基本振動發生處的全振動的同時,又把面板劃分為三個分區振動,即:上部、下右部和下左部。三個分區的大小面積和形狀都不同,因而使得不同頻率的聲音都能得到充分的振動。
更重要的作用是傳導,因為它的作用使面板與背板達到某種程度的同步振動,只有滿足了提琴的這些要求,才可以使我們的提琴發出優美宏亮的聲音來。
音柱的安裝與調整 | |
音柱是一根直徑約6-6.5毫米,長約53毫米,垂直立於面板與背板之間的小木棍,音柱的法文「lame」和意大利文「anima」都是「靈魂」之意,從這一點我們可以知道它有多重要。 它的長度、直徑、位置的輕微變化都足以影響提琴的音質音色。 |
音柱的材料是與面板相同的雲杉來製作的,但材質要求略有不同,以1毫米1條的間隔整齊地排列,木紋的密度也可因琴而異。
棒的側面木紋也應是條條筆直整齊排列,這對音響效果的影響是舉足輕重的。
音柱位於高音側,碼腳向內1-1.5毫米;琴橋後面2-3毫米的地方。是與低音粱完全對稱的位置。
無論是新琴還是老琴,在裝音柱時必須要卸下橋和弦,在自由狀態下安裝,因為音柱的鬆緊度會影響到琴的音色。
音柱太緊會使聲音刺耳,當然太鬆則音柱不穩定。第一次裝音柱的新琴則不宜太緊。移音柱時不能敲,不能在弦張緊時移動音柱。
由於音柱對琴的音色的作用很大,所以裝置的要求很高。
安裝是通過尾鈕孔和F孔可觀察到音柱端面與音板貼合、垂直情況。
音柱的位置正確,上下端面和面、背板完全服帖,鬆緊適度。能真正做到這三點要求的,琴的音色往往也是最佳的。
安裝音柱的過程中,人們總是想知道音柱究竟離琴橋有多遠。
有個簡單而又實用的方法可以測量橋的具體位置和距離。取一張長方形的硬卡片紙,沿長的方向在紙中間用剪刀剪一條筆直的長縫。
測量音柱在琴橋之後的距離時,把豁縫上側的紙片插入音孔內,並使它的下沿碰到音柱。這時處在面板之上豁縫下側的紙片,它的上沿離琴橋的距離,就是音柱離開琴橋的距離,可用直尺量出具體尺寸。
測量音柱外緣離琴橋腳外緣的距離時,把下側的紙片插入音孔內,使它的頂端抵住音柱。讓上側紙片的下沿碰到琴橋腳的正面,紙片尖角離琴橋腳外緣的距離,就是音柱外緣離琴橋腳外緣的距離。
因季節和乾濕度的變化會影響到音柱的鬆緊度,故隨季節和乾濕度的變化要作適當的調整。
調整時首先要放鬆弦,否則會損壞面板。而且只可略微把音柱的底端移動一點點,想作大的變動就必須重新匹配音柱。而且要注意從音孔處觀察音柱的垂直度,因為是從琴的側面看,所以前後方向的垂直度會是正確的。但由於拱的弧度會使音柱的底端看起來更靠近側板,故觀察左右方向的垂直度,必須從尾柱孔觀察才不會產生這樣的錯覺。
調整音柱是調音的重要手段之一,協同其他調音手段可使各條弦的聲音平穩,不會在某個頻率時聲音特強。四條弦振動的力度均衡、發聲靈敏,不用重壓弓毛就能發出洪亮而又清晰的聲音。用手指撥動任一條弦,琴聲可連綿不斷歷時悠長。
演奏高把位時琴聲也要同樣清晰明亮,低音弦不應發悶或缺少共鳴,高音弦不應發澀刺耳或發不出聲。琴聲優美均勻的琴,雖然新琴時不夠響亮,只要堅持不懈地演奏,以後琴聲會既明亮又優美的。
局部引用自~法蘭山德樂器網~
http://sandner.com.tw/home.php?fn=knowledge&cno=3#a8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